病人回家就拒服藥?出院宣教中如何教家屬督促服藥?
病人拒絕服藥,這是所有精神病治療中最普遍,也是最令人頭痛的事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絕服藥的原因,具體情況具體對待。
有的病人是由于服藥以后出現了副作用,身體不舒服,影響了學習和工作。對這樣的病人,一方面要耐心地勸說,擺事實、講道理,另一方面要請醫生酌情調整藥物的劑量或品種,以減輕副作用。有的病人嫌長期服藥麻煩,對病情復發的嚴重后果認識不足,存在僥幸心理。對這樣的病人,更要反復強調再犯病的危害,有時可以用住院來嚇唬一下病人。還有的病人是因為病還沒好,缺乏自知力,甚至就是在幻覺、妄想的支配下不吃藥。這種情況最不好辦,病人是不會接受任何勸說的,有時就需要連哄帶騙,或者拿出家長的威嚴來迫使病人服藥。
有一種方法叫做“暗服藥”,即在病人不知道的情況下,暗中給病人服藥。常用的方法是把藥片碾碎,放在飯里、飲料里,讓病人服下。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,確實需要非凡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。在所接觸的病人之中,真有這樣讓人難以置信的例子,家屬常年給病人暗服藥,病人卻始終沒有發現,仍然能夠堅持工作。這樣的例子,多少能給苦不堪言的家屬們帶來一點安慰和鼓舞吧!
藥吃下去了嗎?同樣是拒絕服藥治療,有的病人是明火執杖,有的病人卻是瞞天過海——做出吃藥的樣子,而實際上藥片根本沒有吃進去。有個術語專門用來描述這種情況,叫做“藏藥”。藏藥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,特別是那些長期病號,藏藥手段之高明、技巧之嫻熟,真令人拍案叫絕。有一位病人,出院回家之后,向家屬宣稱自己住院期間幾乎沒有吃藥。為了證明并非言過其實,病人當即“吃下”幾顆藥片,然后吃飯,飯后又將藥片完整地從嘴里吐了出來。最常見的藏藥方式是,假裝喝水咽藥,實際上將藥片藏在舌下、腮部,再伺機吐掉。更有甚者,有的病人根本就沒有把藥片送進嘴里去,而是像變戲法一樣,在仰頭“服藥”時,將藥片夾在手指縫中。像電影《追捕》中渲染的,通過摳嗓子把已經咽下的藥片再吐出來的病人,在現實中是非常少見的。
對于藏藥的病人,家屬首先要告訴他藏藥的危害:藏藥不僅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,而且由于服藥不規律(有人監督時服藥較多,無人監督時完全不服),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忽高忽低,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,如遲發性運動障礙或藥源性惡性綜合征等。
為杜絕病人藏藥,最好是由家屬保管藥物。每次服藥時,按照醫囑將藥片準備好,交給病人,看著病人把藥服下。對于有可能藏藥的病人,還要在服藥后檢查他的口腔,特別要查看舌下是否藏有藥片。病人服藥以后,家屬不要馬上離開,要陪病人呆一會兒,也不要讓病人馬上去廁所,以防病人把藏的藥“處理”掉。另外,還可以通過觀察病人服藥后的反應,來推斷他是否藏藥。
家屬監督病人服藥的嚴密程度應酌情而定。對于自知力完整、主動服藥的病人,不要管得過細、干涉過多,以免使病人產生厭煩情緒。對于有可能藏藥的病人,要嚴加監督,以掌握病人實際的服藥劑量,確保治療的有效性??梢怨_地、心平氣和地與病人討論服藥的利弊,但在沒有充分的事實依據時,不要貿然說病人藏藥。對于有過藏藥“歷史”的病人,家屬也不要總是以此來訓導病人。病人如果常常感到自身處于嚴密的看管之下,心情會很不舒暢,也會影響病人與家屬之間的溝通。
總之,家屬對于有藏藥行為的病人,監督要從嚴,說教要從寬,盡量讓病人在一種寬松、祥和的氣氛中接受治療。 病人服藥期間,家屬應注意哪些情況? 請家屬將病人的以下情況記錄下來(這些情況都與藥物的副作用有關),以便復診時向醫生介紹,供醫生合理用藥。
影響合理用藥的因素
睡眠:大多數抗精神病藥具有鎮靜作用,特別是氯氮平、氯丙嗪。要注意觀察病人服藥后是否睡眠增多?每天總共睡多少小時?白天睡幾小時?夜里睡幾小時?白天的精力如何?飲食:病人是否食欲減退、惡心、嘔吐?如有,可能是藥物對胃腸道直接刺激的反應,也可能是藥物對肝臟的損害所致;因此,要每月化驗一次肝功能。
大便:病人幾天排一次大便?同服藥前的排便規律有何不同?藥物可能引起病人便秘,特別是對老年病人,用力排便會加重心臟的負擔,如發生便秘,需要及時處理。
小便:病人服藥后有無排尿困難、排尿不盡感?如果病人有尿意,卻長時間不能排尿,就需要請醫生處理。
脈搏:病人是否經常感到心慌、胸悶?如果安靜狀態時脈搏在100次/分以上,就叫做“心動過速”,需要口服降低心率的藥物。一般每月要查一次心電圖。另外,病人在突然坐起或突然站立時,是否感到頭暈、眼前發黑(體位性低血壓)?如有這些現象,請注意防止病人摔傷。
口水:病人是否經常感到口干,總想喝水(多數藥物都會導致口干)?有無口水增多,甚至睡覺時流濕了枕頭?病人有無手抖,特別是手握筷子或鋼筆時?站立時有無雙腿發顫?是否發作過斜頸、雙眼上翻?有無坐立不安?有無面部、四肢的不自主運動(遲發性運動障礙)?
情緒:病人有無莫名的情緒低落、少語少動、興趣減退、甚至悲觀厭世?有無莫名的煩躁易怒?
性功能:病人的性功能(性生活的間隔和持續時間)有何變化?男病人有無陽萎?女病人的月經是否規律?
體重和皮膚:病人是否在發胖?皮膚,特別是暴露部位的皮膚,顏色有何變化?這一點對年輕的女病人尤為重要。